孩子愛頂嘴是什么原因?前幾天,我收到一位家長的留言,說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后,就喜歡跟家長頂嘴了了。每次家長批評他之后,他都會反駁回去,還會說一些非常傷家長心的話。
這位家長非常糾結,如果不批評孩子,他就意識不到自己所犯的錯誤,但是現在看來,批評他會讓他更加意識不到錯誤,并且還要跟家長放狠話。
其實,很多孩子都存在這樣的問題,動不動就跟家長頂嘴、吵架,讓家長非常傷心。
這是我國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,遇到問題,只會爭吵,不會好好說話。
但是,孩子的問題,大多來自家長無法好好說話。
2016年的一份《中國家庭教育焦點問題調查報告》顯示,我國有10.6%的家庭存在溝通問題,主要存在于家長跟孩子之間。
這種溝通的問題,不僅體現在孩子被家長批評后。有時候,家長想要關心孩子,但是話說出口就變了味道。

家長跟孩子無法好好說話,對孩子來說是一種“語言暴力”,這將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。因為成年人和兒童的思維模式有所不同,所以很多家長意識不到自己所說的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。
孩子愛頂嘴是什么原因?
比如,之前有一檔節目,叫做《少年說》,有一個女孩吐槽媽媽說話太“毒舌”。有一次數學考試考砸了,媽媽在電話里咆哮:“你真是一個人才,你怎么能考成這個鬼東西的呢?”

這樣的話確實過于犀利,孩子本來就承受了考試失利的失落感,還被媽媽潑了一盆冷水??蓪τ谶@件事,媽媽卻認為自己的說話方式沒問題,因為她想通過這種尖銳和犀利的語言,表達自己對女兒的關心。
這份關心,太沉重了!對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,他無法輕易分辨出別人說的話哪些是善意的,哪些是惡意的。
所以,無意間的一句話就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心。
在親密關系中,雙方的溝通傳達的是一種情緒。
比如說,當媽媽用尖銳的話批評孩子沒有考好的時候,孩子感受到的,并不是家長的關心,而是家長的否定。因為家長過于急躁的口吻,和一些帶有否定意思的詞語,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被嫌棄的感覺。
時間久了,家長跟孩子之間就會產生距離。

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·盧森堡曾說過:“當語言傾向于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,從而造成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,這種溝通方式就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。”
當然,有很多家長會問:那以后就不能批評孩子了?其實批評并不等于語言暴力,有效的溝通比一味地指責更有效果。
孩子和家長頂嘴是怎么造成的?怎么辦?
首先,請家長想一下,不管是批評孩子,還是跟孩子講道理,最終是為了什么?我想所有家長都會回答: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。
是的,作為家長,我們都希望孩子的未來能夠越來越好。但是,如果我們能學會跟孩子好好說話,那么孩子的未來將會更好。那么接下來,我將分享一些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時候,需要注意的事情。
不要帶著情緒跟孩子溝通。
我說過,當家長跟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,孩子能夠感受到家長的情緒,所以即便是要批評孩子,家長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,不要怒氣沖沖。
不要以否定為目的。
雖然孩子犯了錯,但是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,記住一定不要因為某個錯誤就否定孩子的全部。
用分析錯誤,代替指責錯誤,效果會非常好
先安撫孩子的情緒
很多孩子是懼怕跟家長溝通的,因為害怕被指責和否定。所以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,家長都要在第一時間去安撫孩子的情緒。
當孩子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之后,他的接受能力也會提高,這時家長說的話,孩子能夠很好地吸收。
良好的溝通能夠讓孩子的成長更加健康和快樂,其實,不存在萬能的溝通方式,只需要家長記住,對孩子一定要“好好說話”。
關注獲取,更多幼小初高成長規劃資訊
